“湿”情画意鸟翩跹——黄河口候鸟栖息地再绘生态新画卷
“湿”情画意鸟翩跹——黄河口候鸟栖息地再绘生态新画卷
“湿”情画意鸟翩跹——黄河口候鸟栖息地再绘生态新画卷
大美湿地(资料图)通讯员(tōngxùnyuán) 于绍源
仲夏时节,黄河入海口(rùhǎikǒu)水草摇曳,芦荻轻舞,东方白鹳振翅掠过水面,以灵动的(de)(de)身影勾勒出一幅生态长卷(chángjuàn)。这片见证着生态蝶变的土地,正以世界自然遗产的崭新姿态,向全球展示中国湿地保护的卓越成效。
2024年7月26日,在(zài)(zài)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(dàhuì)上,中国黄(渤)海候鸟栖息地(第二期)成功列入《世界遗产名录》。其中,黄河口(huánghékǒu)候鸟栖息地作为核心组成部分,成为山东省首个世界自然遗产(zìrányíchǎn)。在全球9条主要候鸟迁徙路线中,黄河口候鸟栖息地横跨东亚-澳大利西亚、环西太平洋两条候鸟迁徙路线,是全球候鸟迁徙的重要“中转站”、越冬地和繁殖地,每年吸引数百万只候鸟在此停歇、越冬与繁衍,被誉为“鸟类的国际(guójì)机场”。这里拥有(yōngyǒu)我国暖温带保存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,野生动植物(dòngzhíwù)资源丰富。
东营黄河口候鸟栖息地所在的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,鸟类由建区时的187种(zhǒng)(zhǒng),增加至(zhì)目前的374种,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达26种,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66种;植物(zhíwù)种类从393种跃升至685种,野大豆保育区、陆海全梯度植物封育区等特色(tèsè)区域构建起完整的生态保护网络。
“世界自然遗产既是荣誉,更是责任。我们将坚决扛牢生态(shēngtài)保护重大责任,系统性、整体性(zhěngtǐxìng)保护黄河口候鸟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,筑牢黄河三角洲生态底色。”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副主任胡金(hújīn)岩表示。生态科研与智慧(zhìhuì)监管深度融合,成为守护湿地的核心动能。东营联合中科院、北师大等科研力量,建成(jiànchéng)东方白鹳保护研究中心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定位观测研究站等科研平台,深入开展关键物种栖息地保护研究。建设东方白鹳繁殖招引巢133个,同步改善其筑巢繁殖环境和食物(shíwù)资源,提高了幼鸟(yòuniǎo)繁殖成活率(chénghuólǜ)。2025年,东方白鹳繁殖233巢,共(gòng)孵化536只幼鸟,创历年新高,黑嘴鸥繁殖数量(shùliàng)稳定在1万余只。
生态保护成效不仅体现在物种复苏,更转化为普惠民生的实际价值。东营市充分挖掘鸟类资源优势,精心打造4条精品观鸟线路、5处观鸟点,吸引着全球鸟类爱好者纷至沓来;建设配套远望楼、游客服务中(zhōng)心等基础服务设施,打造生态监测中心、鸟类博物馆等多处科普教育阵地。开发“探秘黄河三角洲形成”等特色(tèsè)研学(yánxué)(yánxué)课程,通过自然教育进校园、进社区等形式广泛开展科普宣教活动。其中,《行走(xíngzǒu)黄河口 生态大课堂》课程获评山东省首批黄河流域优秀(yōuxiù)研学课程,每年吸引自然教育、社会实践、生态研学等参与者达10万余人次。“让(ràng)公众尤其是青少年走进大自然(dàzìrán),了解生物多样性,在亲近自然中树立生态保护意识(bǎohùyìshí),是我们开展科普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(yìyì)所在。”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中心主任王忠敏(wángzhōngmǐn)表示。
此外,“天空地海”一体化监测体系全面运行,建设35处(chù)5G网络基站实现区域5G网络全覆盖。建成1处空气定位观测站(guāncèzhàn)、3处气象观测点、41处水文(shuǐwén)在线监测站、9处湿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站,综合运用多源遥感技术全面监测保护区湿地资源、水资源等状况。研发20处AI图像识别点位,并首创(shǒuchuàng)东方(dōngfāng)白鹳繁殖行为识别技术,“多彩黄三角”智慧平台实现128只珍稀(zhēnxī)鸟类实时追踪,并荣获山东省(shāndōngshěng)数字政府建设技术创新奖。
近年来,我市持续加大湿地(shīdì)(shīdì)保护力度(lìdù),系统推进湿地生态修复工程。在盐沼湿地修复方面,以(yǐ)恢复先锋植被盐地(yándì)碱蓬为重点,通过构建微型生态系统,完成约5.2万亩盐地碱蓬修复,逐步实现盐地碱蓬种群“一次修复、自然演替、长期稳定”的目标,为鸥、鹤、鹬等珍稀濒危(bīnwēi)鸟类打造了重要栖息(qīxī)家园。海岸带湿地修复聚焦构建生物演替系统,加强互花米草综合治理,疏通被阻塞潮沟76千米,修复海草床1500亩,增殖放流底栖生物1650亩。如今,底栖生物种类(zhǒnglèi)增加27%,平均密度增加80%,平均生物量增加50%。
作为全国首批自然资源领域(lǐngyù)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城市,东营正全力推动“国际湿地城市”“世界自然遗产”“国际重要湿地”“国家公园”四张生态名片融合发展,持续(chíxù)探索生态保护与民生(mínshēng)改善协同共进的新(xīn)路径,让黄河口湿地成为(chéngwéi)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典范。(来源:爱东营 记者 周菲菲)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