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资讯 正文

东营区:小村鱼儿“游”出大产业

体育正文 220 0

东营区:小村鱼儿“游”出大产业

东营区:小村鱼儿“游”出大产业

东营区史口镇林家村(cūn)养殖基地的水面上,泛起粼粼波光。随着养殖人员一声响亮(xiǎngliàng)的吆喝,工人(gōngrén)们合力拉起沉甸甸的渔网,刹那间活蹦乱跳的鱼苗跃出水面,银鳞闪耀间溅起欢快的水花。 近日,这个(zhègè)占地80亩的养殖基地迎来(yínglái)今夏首个丰收日,每天都有顾客慕名前来现场挑选,多种优质鱼苗“游”向全国各地。 “起网喽!”随着路路通家庭农场技术负责人马瑞凯的指挥,工人们(men)动作娴熟地将(jiāng)草鱼、花白鲢、鲫鱼等鱼苗分拣装车。他抹了把汗(hàn),脸上掩不住(yǎnbúzhù)喜悦:“本次收获的鱼苗是去年5月份投放,经过我们12个月的精心饲养,现在(xiànzài)鱼苗平均重量在四两,今天一共捕捞了大约五六万斤,价格在八元每斤左右,预收入大概在40多万元。” 基地(jīdì)另一头,负责人马路路正带着客户现场验货。他掰着指头算账:“我们采用拦蓄水和藕池循环养殖的新模式,不仅节约了用水量,保证(bǎozhèng)了鱼的用氧量,还提高了鱼苗的成活率。”说着他指向不远处的池塘(chítáng),"我们目前(mùqián)共有50万尾鱼苗,正常情况下,我们5月份开始销售鱼苗,鱼苗能长到20厘米(límǐ)左右。” 养殖区外,来自寿光的客商(kèshāng)张晓龙已经等了两个小时。“这里的鱼苗抗病性(kàngbìngxìng)强、生长周期短,我每年都来采购。”他打开运输车上的增氧(zēngyǎng)设备说,“这车两万斤苗种,下午就能运到白洋淀。” 据(jù)了解,林家村养殖基地主要养殖草鱼、鲢鱼、鳙鱼和鲤鱼(lǐyú)等四大家鱼,利用优质水资源发展(fāzhǎn)工厂化养殖等先进养殖模式,推动渔业发展提质增效,当地养殖户的养殖亩产和收益(shōuyì)实现猛增,年产值100余万元。 乡村要振兴,产业是(shì)关键。近年来,东营市东营区立足资源优势,大力发展特色农业,做足做实“土特产”文章,着力(zhuólì)构建“一镇一业、一村(yīcūn)一品”差异布局、错位发展的乡村产业发展格局,形成以近郊精品、精致、精细为特点的农业新业态,不断激发乡村发展新活力(huólì),解锁群众增收致富(zhìfù)“新密码”,推动乡村振兴产业从(cóng)“遍地开花”到“遍地结果”。(大众新闻记者 孙乐佳 通讯员 张玉梅)
东营区:小村鱼儿“游”出大产业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